李世熊

李世熊

李世熊(公元1602年 - 1686年)字元仲,号媿庵,自号塞支道人,福建宁化泉上里龙乡(今泉上镇泉上村)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五年,年八十五岁。 他10岁就能应塾师之命给手中扇子作破题旬:“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山密。”15岁入童子试第一,16岁入县学,23岁以郡试第四成廪生。自后怀才不遇,屡试不第。虽如此,但他是个饱学之士,经史子集乃至医卜星纬释道的典籍。无不贯通,尤爱钻研韩非、屈原、韩愈等人之作。自有更深造诣。

人物生平

  李世熊(1602-1686年),字元仲,号寒支、媿庵,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9月生于宁化县泉上里龙乡(今泉上镇泉上村)。

  李世熊自幼颖慧。10岁那年,塾师老师命他以手中扇子为题,作破题句。他从容不迫地写道:“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于密“。15岁那年,他参加童子考试,得第一;16岁入县学。《清史稿遗逸二》说他:“少负奇气,植大节,更危险,死生弗渝。笃交游,敢任难事。生平喜读异书,博闻强记。“ 六经、诸子百家靡不贯究,然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 20岁那年,李世熊参加乡试。同考官佘昌祚非常欣赏他的文章,要把他列为榜首,可是主考官不同意,二人争持不下,佘昌祚一怒之下:“安知此生来科不第一耶?”赌气带走试卷。所以,李世熊落第。崇祯元年至崇祯十七年(1628-1644年),李世熊共9次乡试和选贡,都因“其为文,沉深峭刻,奥博离奇”,不合主考官的口胃而落选。但是,李世熊的文章为众多学子所推崇。“每乡试出闱,八郡士咸趋视其文;世熊不胜剧,揭其文於寓庐之墻。於是欢阗杂沓,毕至墙下为观榜,日崦嵫,犹闻伊唔声;涉旬始衰。凡来典闽试者,莫不欲物色李生为重而竟不得。”(《福建通志.李世熊传》)

  崇祯十七年,李世熊拜“学问渊博,精天文历数诸术,工书善画,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为人严冷方刚,不谐流俗“的黄道周为师。次年,明弘光皇帝被清军杀后,郑鸿逵、黄道周等拥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监国;同年7月,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年号为隆武。黄道周因拥戴有功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主政。黄道周与都御史何楷、礼部侍郎曹学佺一起推荐李世熊出任翰林学士。李世熊已无意入仕,辞谢。八月,黄道周又把李世熊的名字附上《劝进笺》,准予出贡参加廷试。李世熊目睹当道失策,时事日非,对仕途已心灰意冷,不去应试。在隆武政权中,黄道周虽然入阁主政,但实权掌握在福建总兵郑芝龙手里。黄道周见郑芝龙有不轨之心,无法共事,便主动要求率兵伐清。李世熊认为以隆武小朝廷那一点兵力与清军作战,无疑是以卵击石,恳切上书,极力劝阻,希望老师不要作无谓牺牲。无奈,黄道周决心以身报国,坚持出兵。黄道周带着“三五秀才“和途中招募的闽、浙等地的门人子弟及各地乡兵四千多人经延平、建宁,九月抵崇安。在“于饷部实未尝有一毫之饷,于兵部实未尝有孑体之兵,于府库实未尝有一锥一粒火药器械之助“ (《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谏亲征疏》)的情况下,黄道周仍然兵分三路从抚州、婺源、休宁进击清军。清军增兵压境,攻势凶猛。三路兵马在无兵员粮饷增援的情况下,相继溃败。十二月二十五日清晨,数千名清军骑兵乘雾奇袭婺源城。黄道周督众死战,不抵,与内弟蔡春溶、中书舍人和门人赖继谨、户部主事赵士超、通判毛玉洁等一起被清军俘虏。黄道周誓死不降,被清军杀害。李世熊得知黄道周以身殉节后,筑坛遥祭痛哭;并且奔赴福州,上《褒恤孤忠疏》,慰唁遗属。唐王赠黄道周为文明伯,谥忠烈。

  顺治三年清兵入闽后,李世熊逃入阳迟山隐居。汀州镇将写信要李世熊出山,并威胁说:“不出山,祸不测。“李世熊回信说:“甲申以来,名虽挂诸生儒中,儒衫久归败螙;今日解弢释缚,正如鹿返长林。若复伏谒强颜,其戕性刳心,何殊杀戮!古之处士含酖饮刃者,史册相望;仆年已四十八矣,去诸葛瘁躬之日仅少一年、视文山尽节之辰已多一载。请为婉谢当途,若蒙假借,冥报为期。“(《福建省通志》)镇将慑于李世熊的名望,也不好加害于他。

  李世熊的文章气节都为人们所敬重。顺治九年,南明建昌黄希孕部路经宁化泉上时,有一名士兵摘了李世熊园里的两个橘子。黄希任知道后立即对违纪的兵士给予鞭打惩处,并且亲自守在园旁,等部队过尽才离开。次年,广东农民军来到泉上时,放火烧了一些土豪劣绅的房子,眼看大火快烧到李世熊的住宅时,首领刘大魁赶紧派兵扑救,说:“奈何毁李公居?”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其它的乡村都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只有李世熊的乡村独自完好。

  李世熊博览群书,贯通经史,乃至医卜星纬释道典籍,尤其喜欢韩非、屈原、韩愈的书。但是,他虽满腹经纶,却壮志难酬,只好放浪山水,把满腔的悲愤倾注在诗文里;所以,他为文“如悲如愤,如哭如笑,如寒泉烈日,如暴风雷雨“。李世熊交结了一大批像曾异撰、董谦吉、陈燕翼、刘廷标、何楷、彭士望、魏禧、魏礼等这样的有识有节之士。

  康熙十三年(1674年),闽藩耿精忠叛清,不断遣使敦请李世熊出山为幕僚。李世熊洞悉耿精忠逆时而动,成不了大气候,也不愿再看到生灵涂炭,严厉拒绝,“自春徂冬,坚卧不起“。耿精忠只好作罢。李世熊认为兵荒马乱年间,乡民只有自己组织起来保护自己的家园。他联络数十乡成立“保民会“,严禁乡民从军和勾引外寇。耿精忠反清失败后。其它乡因投靠耿精忠遭到清军的清洗,被杀的人不下千人,只有泉上免遭劫难。

  李世熊住泉上40多年,足迹不入州府。但是,地方安宁和建设他却非常关心,诸如设险御暴、兴利除害等事,无不审时度势,尽力而为。他对乡人宗亲十分友善,独自修建祖祠、祖墓,编修九世以来宗谱,并倡议在麻布冈修筑土堡,聚族入居。同时,他把自己的学识、气节倾注于《奉行录》、《经正录》、《史感》、《物感》、《寒支初集》、《寒支二集》及《狗马史记》等著述之中。李世熊83岁时编纂成康熙甲子《宁化县志》7卷。该书被史学人士誉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两部半”史志之一,为国家图书馆和欧美、日本等国珍藏。

  康熙二十五年九月,李世熊在泉上檀河逝世。他去世后原葬泉上白沙坳祖墓之旁,康熙三十六年改葬泉上茶头窠。

晚年著书

  清兵入闽后.因不屈于满洲贵族的暴行统治,便隐居于泉上阳迟山,专心攻读与著述,并寓意于其书斋,命名为“但月”,从此,清廷屡次征召,均不出山,却非常热心地方事业,勤为民兴利除弊,故而不但德高望重于乡里,同时亦受异乡人士尊敬,民国32年,泉上更名元仲乡。足见后人对其缅怀之深。

  世熊以其渊博知识和高尚气节,倾注在他的著作之中,《狗马史记》无情讽刺和谴责官场无耻之辈及其丑恶行为,被清廷列为禁书。《物感》誉为我国第一部学习伊索手法的寓言集作品,尤其是他83岁(清康熙甲子年)时篡写的《宁化县志》,更获有“天下名志”之称。

  著有《寒支集》八卷,《钱神志》二十卷,《史感》、《物感》各一卷,《本行录》三卷,《经正录》三卷,及《宁化县志》七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八日,85岁的李世熊于泉上檀河精舍逝世。原葬泉上白沙坳祖墓之旁,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改葬泉上茶头窠。为缅怀李世熊,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宁化县政府特将泉上乡改名为元仲乡。

深度解析

  宁化贤士李元仲

  1602年,李世熊出生于宁化泉上,是李氏家族第九代子孙。字元仲,号寒支、媿庵,自号寒支道人,明末清初文人。李世熊小时候就聪明不凡,10岁即能应塾师之命,为手中扇子作破题句:“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于密”;15岁应童子试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16岁入县学,23岁以郡试第四成为廪生。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他9次科试第一,但6次乡试均落第,3次选贡也落选。

  在科举制度根深蒂固的年代,文人一般只能通过应试来求得出路。李世熊有学识,有胆略,关心国计民生,满怀报国之志。负有才气的他以科举取士的方式进入仕途报效国家一展青云之志本无可厚非。但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如愿以偿,空有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推其落第的原因,竟是因为主考官觉得他为文比较艰深,不符合大众口味。与此相反的是,当时众多学子皆推崇他的文章,争相一睹其风采,为其疯狂。“每乡试出闱,八郡士咸趋视其文;世熊不胜剧,揭其文於寓庐之墻。於是欢阗杂沓,毕至墙下为观榜,日崦嵫,犹闻伊唔声;涉旬始衰。凡来典闽试者,莫不欲物色李生为重而竟不得。”(《福建通志?李世熊传》)

  然而,天下是统治者的天下,别人说了都不算。李世熊深知,自己不为主流思潮所容,必将遭到排挤和抑制。如此境遇,心灰意懒的李世熊不再对科举抱希望。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不安,经历一番痛苦挣扎后,他像许多那个时代的文人一样,选择了逃避政治,远离官场,以隐居的方式回报那个时代的不公,祭奠自己年少的轻狂。甲申之变以后,他隐居于宁化泉上阳迟山,“屏居不见客”,建檀河精舍,皓首穷经,潜心于创作。

  李世熊虽身在林泉,他的才气和操守却为时人所共知,成为一种道德的典范,对其所在的地域起到了规范约束作用。顺治九年,南明建昌黄希孕部路经宁化泉上时,有一名士兵摘了李世熊园里的两个橘子。黄希孕知道后立即鞭打了这个士兵,并且亲自守在园旁,等部队全部经过后才离开。次年,广东寇贼来到泉上,放火烧房,眼看大火快烧到李世熊的住宅时,首领刘大魁赶紧派兵扑救,说:“奈何毁李公居?”人们敬仰他的人品,到了顶礼崇拜的地步。

  李世熊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更是无可厚非。他自小博览群书,“《六经》、诸子百家靡不贯究”,其一生著作颇丰,著有《奉行录》、《本行录》、《经正录》、《史感》、《物感》、《寒支初集》、《寒支二集》、《钱神志》及《狗马史记》等。其中,《物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学习伊索手法的寓言集作品,《狗马史记》无情讽刺和谴责官场无耻之辈及其丑恶行为,被清廷列为禁书。尤其是他83岁(清康熙甲子年)时篡写的《宁化县志》,为地方志的研究提供了参详的史料,填写了历史的某些空白,是我国优秀的地方志之一,享有“天下名志”之称。

  为诗为文表遗忠

  白居易曾言: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李世熊正是明清朝代更替时的一面镜子,其诗文清楚地照射出那个时代夹缝中文人的心态。

  受传统忠君、夷夏之辨思想的影响,李世熊忠情于大明,不溶于清,反对清朝的民族压迫与歧视。他虽身处山林,但心系时政,关心百姓疾苦。他的作品中,不少反映了清兵入闽后的暴行,《闻说马上俘妇》便把清朝统治者的丑恶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

  人似明珠马似龙,裹鞭遥指杏花中。市边帘舞香回酒,骑后胡催骤入风。

  扬罩半枝金杏粉,垂裾一派石榴红。汉家画史今如在,再榻明妃控玉骢。

  远处,一群群官兵策马前来。首句“人似明珠马似龙”——人好像明珠一样穿着光艳、繁多,马好似连成了一条长龙,两个比喻极言来侵官兵之多。“裹鞭遥指杏花中”把官兵那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之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骤入风”写出速度之快,贪婪之切。这些官兵,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都不放过,把自己的骄纵淫乐建立在陷黎民百姓的安危于不顾上。这首诗虽简短,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惨无人道的清朝统治者的强烈愤懑,进而传达出对民族间以和为贵和谐相处的渴望。

  明末清初,清统治者得势,许多文人贤士选择明哲保身,纷纷表示效忠新朝。而李世熊一再称病推辞,不肯入朝为官。曾有人对他说:“不出山,祸不测。”李世熊义正言辞地说:“天下为官者十九,岂尽高士?来书谓怒出山,虑有不测。夫死生有命,岂遂悬於要津之手?且仆年四十八矣,去诸葛瘁躬之日,仅少一年;文山尽节之辰,已多一载。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清史列传·文苑李世熊传》)。李世熊认为死生有命,自己年事已高,决计不会违背自己的本性出山。他以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和誓死不屈的文天祥作比,其归隐不仕的决心可见一斑。在《谢烈妇》中,诗人也很明白地表现了自己洁身自好的态度和立场:

  寥落河山得女师,由来聂姊拟要离。明明瞭月魂无夜,皜皜飞霜夏可移。

  应笑衣冠头似杵,何能怒裂眼如箕。青枫岭上流丹石,未许通人例勒诗。

  谢列妇乃一妇道人家,面对欲侵犯她的山贼,尤能“怒裂眼如箕”。只此举动,足以让一些衣冠之徒自叹弗如。更不用说一女子为维护自身的清白,与兽性的山贼相抗,未绝,最后解带自缢而死。此番勇气和决心,让人折服。诗人将其比作明明的皓月和雪白的飞霜,赞颂了她如月如霜般的高洁品格,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决定——宁死也不屈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儒家忠君思想表露得十分真切。

  李世熊创作了大量的古诗,其中不乏揭露社会矛盾,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佳作。他曾在《避乱归山赖惟中揽祛东山桥黯然挥手答诒二诗》中感叹河山改易,朝代更迭。“伤心三百载,国事太寥寥”。又如《寒支二集·一》中的《丙戌九月即事》:

  秋风槭槭翦华鬘,故老吞声尽罢餐。三百年来青麦垅,八千里外黑弹丸。旗翻樵月杉关暗,马度镡云沦峡寒。满目鹤猿看墨墨,霜风染泪遍流丹。

  全诗通过“槭槭秋风”、“青麦垅”、“满目鹤猿”、“染泪霜风”等一系列清冷的意象,以哀景写哀情,一“暗”一“寒”,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物是人非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此时的诗人已早生华发,不禁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关外战争还在继续,关内到处一片萧条沦落。诗人心忧国家百姓,却无可奈何,无情的霜风染满了寄予诗人赤胆之血的眼泪,悲恸至极,赤诚可表。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情流于字间,有黍离之悲也。

  李世熊受封建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早年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他曾上书黄道周,感愤时事。也曾补弟子员,一次又一次地参加科举选拔,希望通过科举这条道路跻身仕途,一展风云之志。他经常谈论古今兴亡,儒生出处,江南北利害,以及备兵屯田水利等大政,在其诗文中也有表现。如他在散文《里老论》中这样陈述:

  古之里宰、党正,皆禄秩命官。汉人于乡、亭之任,三老之设,俾其劝道乡里,助成风俗,得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之勿繇戍,或赐肉帛,或赐爵级,任之既专,礼之又优。是以当时士大夫皆乐为之。如张敞、朱博、鲍宣、仇香之徒,方其微时,亦尝为其乡之亭长、啬夫,不以为浼下。逮后,魏之邻长、里长,亦复徭役;隋之州、县、乡官,悉由吏部;而唐之里正、村正,亦以品官以下充之。人之不愿为乡职,自唐睿宗世始也。而输差之法,至宣宗始创见焉。夫其不愿差也,而后差之以轮也。于是期会、追呼、鞭笞、楚挞、困踣无聊,则有逃之而已。上之人既奴隶叱之,囚徒临之,则下之人安得不自贱?倚法为奸,匿税规免,固其所也。至明太祖老人之设,固齿德俱尊人也;今亦与里长同视虐用之,久矣。夫齿德,人之不至也,吾能以礼动之,以义风之。得一里长,而一里之事举;得一老人,而一里之化行。坐守花封不下堂,而鸣琴可治,不亦快哉?(《汀州府志·艺文》)

  文中详细说明了里老如何任命,人之不愿为乡职的原因,里老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位及其变化,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注重里长的作用,就可以达到“坐守花封不下堂,而鸣琴可治”这种不治而治的状态。这篇说理散文表明了李世熊对政治的高度关注,这对于现今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地方秩序仍有借鉴意义。

  虽然满怀救世之志、用世之心,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李世熊却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隐遁山林,“窥苍潜泉,伏习危岨”(《石巢铭》)。借写诗为文来聊以自慰,略表心境。

  李世熊为文奇崛又古深

  李世熊生平喜读异书,博闻强记,学识渊博。他“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能取“秦汉派”和“唐宋派”之长,一方面,李世熊崇尚秦汉散文,主张文学的复古,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诗风,具有强烈的说理论辩色彩。《里老论》一文便是最好的例证。文中纵论古今,自汉魏至隋唐,循序渐进,点明了人之不愿为乡职乃是“上之人奴隶叱之,囚徒临之”的缘故。而有无里老这一职,却事关一里之地的治理。权衡利弊,得一里长便能垂拱而治,此番治世之道,相信统治者一听则明。全文有理有据,事实道理俱全,不得不让人信服。

  在这一方面,李世熊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奇崛。“其为文,沉深峭刻,奥博离奇,悲愤之音,称其所遇。”具体表现在其作品中就是想象奇特、丰富,具有雄大的气势充满怪奇的想象。试看他的《熊茂松使君读书堂》:

  巨灵咆哮破苍封,六丁驱石走崆峒。平地仙掌摩青空,金精削出玉芙蓉。

  上有浮图千尺干穹窿,下有松风卷海云茙茙。晚日倒射赤玲珑,石壁欲摧惊栖鸿。

  吁嗟,九鲤湖在南,武夷山在东。神仙窟宅渺何许,白玉仙人何为于此巢云松。

  中有洞门深且崇,恍惚似与紫烟通。石坛丹灶今尘封,吹笙一去入无穷。

  华阳别馆谁房栊,当时倡和徐与宗。二子词华称巨工,昔日亭台草茸茸。

  使君携酒坐客从,就中有客气如虹。睥睨直上排冥濛,手扪摩崖字半蒙。

  古人陈迹空豪雄,胡为乎万事如转蓬,碧海风尘徒匆匆?与君尽美酒,浇此磊块胸。

  安得华阳洞中觅仙迹,手把赤珠骑白龙!(《汀州府志·艺文》)

  使君读书堂,在汀州霹雳岩,为明代汀州知府徐中行所建,又名“华阳别馆”。此诗开篇即气势恢弘,意境阔大。前半部分采用白描手法,写了霹雳岩的由来、地理位置和读书堂的环境。“巨灵咆哮破苍封,六丁驱石走崆峒。平地仙掌摩青空,金精削出玉芙蓉”,这两句中四个动词“破、驱、摩、削”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有力地写出了使君读书堂的形成,突出了整个读书堂的豪雄气概,这一派雄浑壮观之景,表露出诗人对使君读书堂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诗中关于巨灵、仙掌、金精、玲珑等的想象,无不怪奇,出人预料。后半部分有描写有议论,一句“古人陈迹空豪雄,胡为乎万事如转蓬,碧海风尘徒匆匆”,道出诗人的真实心境,有时光匆逝、万事空蓬、物是人非之感。就算是一首简短的诗,也不例外。他的《圃珖岩》只有四句:

  拔宅诸仙弃旧窝,掷抛琼玉似星罗。堕云偃蹇眠秋壑,崩浪崔巍蹙怒鼍。奇鬼森来如欲搏,璧人双峙恨无多。幽篁独立思公子,自采兰蘅带女萝。

  这首七言绝句有严整的格律,押韵严格,想象丰富。诸仙抛弃旧窝,扔掷琼玉,堕云眠,崩浪蹙,这些形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幅神奇美丽的图景,给人留下不少想象的空间。而诗的后半部分突然转向“奇鬼”、互相对峙的“璧人”、“幽篁”等冷意象,有猝不及防之感。此亦可谓奇之所在哉?

  李世熊的《嘲九龙》则古奥深涩,乍看让人难以理解。“崖郁确兮水激诡,奔雷舞蛟奚为尔?尔奚不浩汗洞洪洗日唤月生,奚不澹天圮地淘汰星河澄万滓……”全诗不仅字词比较复杂、读起来拗口,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更是让人匪夷所思。《清诗纪事初编》卷二曾这样评价李世熊:诗以险拔自矜,不折声调。

  另一方面,李世熊攫取唐宋派“书写性灵”的特点,多写散文,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既写出了自己的真实心境,表明了心志,又缓和了自己幽居山林的孤闷,于自然山水中找寻到了生命的真谛。显而易见的是,其诗篇不少就是直接以地方为名,直截了当地点出了自己的写作对象。如《石巢》、《紫金山》、《天影山》、《圃珖岩》、《瑞华岩》等。“世熊积垒块胸中,每放浪山水,以写其牢骚不平之慨”,心中的不平,满腹的牢骚都不自觉地随笔墨喷洒出来。

  风格多变见真情

  李世熊诗歌创作具有自己的特点,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尤其明显。

  他的散文奇丽深沉、俯仰多变、长于议论,较多地具有先秦诸子散文扬厉好辩的特点。其《里老论》夹叙夹议,就是最好的例子。黎士弘《前征君泉上李先生墓表》评论李世熊“先生文奇杰凄丽,长于推测情变,层见叠出”。

  李世熊的文章不仅具有韩愈文章古奥艰深的一面,也具有陶渊明诗歌明丽冲淡的自然之风。例如他的《石巢》:

  故面还幽壑,被萝谒大云。泉言砭耳痼,风发濯林氛。

  不拾烟霞粕,重删冰雪文。探奇如味酒,气调别馨氲。

  石巢,是诗人经常读书的地方,诗的首联颔联写出这里环境清幽,气候宜人。颈联道出了诗人所做之事便是删改文章,而尾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在书山里猎奇比作品味美酒,越品越香醇,别是一番风味。诗篇语言平易自然,毫不矫饰,于简单中道出真理,于朴实中见出淡远。

  世人皆知陶渊明乃一隐士,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心寻找神往的桃花源。熟不知明末清初文人李世熊也有此情结。其诗《紫金山》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有异曲同工之处:

  山围人鸟路,孤筇迷出入。树石放奇情,分坛势相逼。石或化为树,树或化为石。石池澄寒波,落落松阴直。冥茫息峰顶,崎岖憩幽室。耳目及心神,丧之而后得。山深庵宇尊,诸佛现真魄。梵声肃以放,物理自来格。我心山灼见,山性我微获。

  山、鸟、树、石等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透露出诗人还归山林,摆脱尘网,洗尽世俗铅华后超然平淡的心境。清新恬淡的景物白描后面,是诗人“我心山灼见,山性我微获”山我相通,山我合一的真我心灵世界。此情此景,不正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若合一契么?

  另外,李世熊作品还带有屈原诗歌浪漫豪放的色彩。比如他的《天影山》,整首诗以“站得高,看得远”的视角,围绕“天影”展开想象,给人胸怀宽广,旷达洒脱之感。而《美女峰》二首则表现出他婉转多情的一面。美女峰的美,是那么让人心醉:

  寒倚青霄玉数枝,媥姗却立望来迟。云衣霞佩风将谑,黛笑岚啼雨可期。

  翠袖萧条依草木,褰裳深浅娣蓬池。前山幸尔为骑驿,致语江郎婚媾宜。

  欲将诸女伴江郎,女岸郎崖颇颉颃。万里烟霞通缟紵,两山孤峭拟鸿光。

  前身痴筑多情垒,浩劫难灰小字香。为笑汉家贪绝丽,不知投老此柔乡。

  “云衣霞佩”“黛笑岚啼”“翠袖”“褰裳”,山峰如一位高贵脱俗的美女,风姿绰约,温婉多情。江山如此多娇,触发了李世熊心中多少柔情。

  综上所述,李世熊文章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奇崛艰深,其二是浪漫奔放,其三则为婉丽多情。且此三种风格有时各自为阵,有时交相融合,给人捉摸不透之感。彭士望所作《寒支初集》序也形象地指出了他文章的风格多变:吾三复元仲之文,其变有三,而之于一瞬。始而视之,则之之于奋:若立乎广壤,而长雷四野;若伏乎深溪,而瀑而下注……是其若万仞之石,坠于冲渊,崖击蹬硉,众响一激动,与洪波纷辨而沓至,而已闷如,而已恨如,汜然而若有所不应,汨然而若顺如也。

  从李世熊的人生遭际中,不难探究他文章风格多变的原因。他深处敏感而风云瞬变的动荡年代,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拥有满腔济世之志却无力回天;屡试科举却报国无门。“志与时违,才为势格”,正是他生不逢时,时运不齐的写照。他心中有怨,故“愤而不得以遽泄,泄而不可以一御矣”。恁是那自然山水田园生活如何荡涤,都未能完全摆脱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的纠缠。

  余荫披后世

  李世熊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他的气节上。他不慕虚名,不畏权势,屡次拒绝“出山”。他曾在《答汀州李太守书》说道:“人趋炎而某守贱,人走利而某守贫,人逐市朝,而某卧穷壑,人附权势而某侣缁衲。”出于淤泥而浑然不染,可见其忠贞耿介。

  李世熊对先朝的眷恋,对新朝的不满排斥,为明朝遗民开了先河,树立了榜样。他喜欢结实有志之士,曾与“宁都三魏”为友,和刘坊结为忘年交,与黎士弘、彭士望等的友谊也很深厚。在隐居的四十多年里,他们相识相知,互通书信。共同的操守,共同的文学追求让他们走在了一起。李世熊的弟子黎士弘始终都很推崇业师的人格,对其无比的尊敬和爱戴。李世熊逝世后,黎士弘作《前征君泉上李先生墓表》,极力突出赞颂了李世熊的才学,以及决不偷生求活的气节。

  他的金兰契刘坊,更是在各方面都与他有着相同之处。刘坊在拜访李世熊时曾作《宁化访李元仲奉赠》从文章和节操方面给予李世熊很高的评价。他自己也坚守着绝不事清的遗民思想,带着国恨家仇只身浪迹天涯。天可怜见,刘坊死时得以葬于世熊墓旁。一对文友相游于九泉之下,岂不幸运乎?

  《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认为“元仲镂错见长,澄滤不足”。《晚清簃诗汇》卷一八云:诗“亦戛戛独造。间效长吉,尤与遗民谢皋羽相近”。世熊在明代的声名并不显著,但他对清代闽西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宁化文人李世熊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作家群,促成了清代客家地区文化的繁荣。

  结语

  1686年,李世熊离开了人世。当此之时,乡人争相厚殓他,建立了墓碑,保存了他的故居——但月庵。人们对这位品骨卓绝,德高望重的贤人的敬慕,化作对他深刻浓烈的纪念。300多年来,宁化人民一直记惦着他,1943年泉上镇曾一度更名为元仲乡。后由于文革,其墓和庵都毁于一旦。1987年,人们记起了这位被历史淡忘的贤人,为他重修了墓,建立新的墓碑,碑上刻着:大明遗民九世祖李公世熊之墓。

  如今,在李世熊的家乡宁化县泉上镇,两处建有“李氏宗祠”, 那里记录着他的过去,承载着他的现在,藉此,他的文章将保存久远,他的事迹将流芳百世,他的精神将永放光芒。▲

深度解析

  宁化贤士李元仲

  1602年,李世熊出生于宁化泉上,是李氏家族第九代子孙。字元仲,号寒支、媿庵,自号寒支道人,明末清初文人。李世熊小时候就聪明不凡,10岁即能应塾师之命,为手中扇子作破题句:“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于密”;15岁应童子试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16岁入县学,23岁以郡试第四成为廪生。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他9次科试第一,但6次乡试均落第,3次选贡也落选。

  在科举制度根深蒂固的年代,文人一般只能通过应试来求得出路。李世熊有学识,有胆略,关心国计民生,满怀报国之志。负有才气的他以科举取士的方式进入仕途报效国家一展青云之志本无可厚非。但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如愿以偿,空有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推其落第的原因,竟是因为主考官觉得他为文比较艰深,不符合大众口味。与此相反的是,当时众多学子皆推崇他的文章,争相一睹其风采,为其疯狂。“每乡试出闱,八郡士咸趋视其文;世熊不胜剧,揭其文於寓庐之墻。於是欢阗杂沓,毕至墙下为观榜,日崦嵫,犹闻伊唔声;涉旬始衰。凡来典闽试者,莫不欲物色李生为重而竟不得。”(《福建通志?李世熊传》)

  然而,天下是统治者的天下,别人说了都不算。李世熊深知,自己不为主流思潮所容,必将遭到排挤和抑制。如此境遇,心灰意懒的李世熊不再对科举抱希望。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不安,经历一番痛苦挣扎后,他像许多那个时代的文人一样,选择了逃避政治,远离官场,以隐居的方式回报那个时代的不公,祭奠自己年少的轻狂。甲申之变以后,他隐居于宁化泉上阳迟山,“屏居不见客”,建檀河精舍,皓首穷经,潜心于创作。

  李世熊虽身在林泉,他的才气和操守却为时人所共知,成为一种道德的典范,对其所在的地域起到了规范约束作用。顺治九年,南明建昌黄希孕部路经宁化泉上时,有一名士兵摘了李世熊园里的两个橘子。黄希孕知道后立即鞭打了这个士兵,并且亲自守在园旁,等部队全部经过后才离开。次年,广东寇贼来到泉上,放火烧房,眼看大火快烧到李世熊的住宅时,首领刘大魁赶紧派兵扑救,说:“奈何毁李公居?”人们敬仰他的人品,到了顶礼崇拜的地步。

  李世熊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更是无可厚非。他自小博览群书,“《六经》、诸子百家靡不贯究”,其一生著作颇丰,著有《奉行录》、《本行录》、《经正录》、《史感》、《物感》、《寒支初集》、《寒支二集》、《钱神志》及《狗马史记》等。其中,《物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学习伊索手法的寓言集作品,《狗马史记》无情讽刺和谴责官场无耻之辈及其丑恶行为,被清廷列为禁书。尤其是他83岁(清康熙甲子年)时篡写的《宁化县志》,为地方志的研究提供了参详的史料,填写了历史的某些空白,是我国优秀的地方志之一,享有“天下名志”之称。

  为诗为文表遗忠

  白居易曾言: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李世熊正是明清朝代更替时的一面镜子,其诗文清楚地照射出那个时代夹缝中文人的心态。

  受传统忠君、夷夏之辨思想的影响,李世熊忠情于大明,不溶于清,反对清朝的民族压迫与歧视。他虽身处山林,但心系时政,关心百姓疾苦。他的作品中,不少反映了清兵入闽后的暴行,《闻说马上俘妇》便把清朝统治者的丑恶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

  人似明珠马似龙,裹鞭遥指杏花中。市边帘舞香回酒,骑后胡催骤入风。

  扬罩半枝金杏粉,垂裾一派石榴红。汉家画史今如在,再榻明妃控玉骢。

  远处,一群群官兵策马前来。首句“人似明珠马似龙”——人好像明珠一样穿着光艳、繁多,马好似连成了一条长龙,两个比喻极言来侵官兵之多。“裹鞭遥指杏花中”把官兵那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之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骤入风”写出速度之快,贪婪之切。这些官兵,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都不放过,把自己的骄纵淫乐建立在陷黎民百姓的安危于不顾上。这首诗虽简短,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惨无人道的清朝统治者的强烈愤懑,进而传达出对民族间以和为贵和谐相处的渴望。

  明末清初,清统治者得势,许多文人贤士选择明哲保身,纷纷表示效忠新朝。而李世熊一再称病推辞,不肯入朝为官。曾有人对他说:“不出山,祸不测。”李世熊义正言辞地说:“天下为官者十九,岂尽高士?来书谓怒出山,虑有不测。夫死生有命,岂遂悬於要津之手?且仆年四十八矣,去诸葛瘁躬之日,仅少一年;文山尽节之辰,已多一载。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清史列传·文苑李世熊传》)。李世熊认为死生有命,自己年事已高,决计不会违背自己的本性出山。他以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和誓死不屈的文天祥作比,其归隐不仕的决心可见一斑。在《谢烈妇》中,诗人也很明白地表现了自己洁身自好的态度和立场:

  寥落河山得女师,由来聂姊拟要离。明明瞭月魂无夜,皜皜飞霜夏可移。

  应笑衣冠头似杵,何能怒裂眼如箕。青枫岭上流丹石,未许通人例勒诗。

  谢列妇乃一妇道人家,面对欲侵犯她的山贼,尤能“怒裂眼如箕”。只此举动,足以让一些衣冠之徒自叹弗如。更不用说一女子为维护自身的清白,与兽性的山贼相抗,未绝,最后解带自缢而死。此番勇气和决心,让人折服。诗人将其比作明明的皓月和雪白的飞霜,赞颂了她如月如霜般的高洁品格,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决定——宁死也不屈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儒家忠君思想表露得十分真切。

  李世熊创作了大量的古诗,其中不乏揭露社会矛盾,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佳作。他曾在《避乱归山赖惟中揽祛东山桥黯然挥手答诒二诗》中感叹河山改易,朝代更迭。“伤心三百载,国事太寥寥”。又如《寒支二集·一》中的《丙戌九月即事》:

  秋风槭槭翦华鬘,故老吞声尽罢餐。三百年来青麦垅,八千里外黑弹丸。旗翻樵月杉关暗,马度镡云沦峡寒。满目鹤猿看墨墨,霜风染泪遍流丹。

  全诗通过“槭槭秋风”、“青麦垅”、“满目鹤猿”、“染泪霜风”等一系列清冷的意象,以哀景写哀情,一“暗”一“寒”,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物是人非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此时的诗人已早生华发,不禁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关外战争还在继续,关内到处一片萧条沦落。诗人心忧国家百姓,却无可奈何,无情的霜风染满了寄予诗人赤胆之血的眼泪,悲恸至极,赤诚可表。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情流于字间,有黍离之悲也。

  李世熊受封建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早年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他曾上书黄道周,感愤时事。也曾补弟子员,一次又一次地参加科举选拔,希望通过科举这条道路跻身仕途,一展风云之志。他经常谈论古今兴亡,儒生出处,江南北利害,以及备兵屯田水利等大政,在其诗文中也有表现。如他在散文《里老论》中这样陈述:

  古之里宰、党正,皆禄秩命官。汉人于乡、亭之任,三老之设,俾其劝道乡里,助成风俗,得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之勿繇戍,或赐肉帛,或赐爵级,任之既专,礼之又优。是以当时士大夫皆乐为之。如张敞、朱博、鲍宣、仇香之徒,方其微时,亦尝为其乡之亭长、啬夫,不以为浼下。逮后,魏之邻长、里长,亦复徭役;隋之州、县、乡官,悉由吏部;而唐之里正、村正,亦以品官以下充之。人之不愿为乡职,自唐睿宗世始也。而输差之法,至宣宗始创见焉。夫其不愿差也,而后差之以轮也。于是期会、追呼、鞭笞、楚挞、困踣无聊,则有逃之而已。上之人既奴隶叱之,囚徒临之,则下之人安得不自贱?倚法为奸,匿税规免,固其所也。至明太祖老人之设,固齿德俱尊人也;今亦与里长同视虐用之,久矣。夫齿德,人之不至也,吾能以礼动之,以义风之。得一里长,而一里之事举;得一老人,而一里之化行。坐守花封不下堂,而鸣琴可治,不亦快哉?(《汀州府志·艺文》)

  文中详细说明了里老如何任命,人之不愿为乡职的原因,里老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位及其变化,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注重里长的作用,就可以达到“坐守花封不下堂,而鸣琴可治”这种不治而治的状态。这篇说理散文表明了李世熊对政治的高度关注,这对于现今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地方秩序仍有借鉴意义。

  虽然满怀救世之志、用世之心,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李世熊却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隐遁山林,“窥苍潜泉,伏习危岨”(《石巢铭》)。借写诗为文来聊以自慰,略表心境。

  李世熊为文奇崛又古深

  李世熊生平喜读异书,博闻强记,学识渊博。他“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能取“秦汉派”和“唐宋派”之长,一方面,李世熊崇尚秦汉散文,主张文学的复古,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诗风,具有强烈的说理论辩色彩。《里老论》一文便是最好的例证。文中纵论古今,自汉魏至隋唐,循序渐进,点明了人之不愿为乡职乃是“上之人奴隶叱之,囚徒临之”的缘故。而有无里老这一职,却事关一里之地的治理。权衡利弊,得一里长便能垂拱而治,此番治世之道,相信统治者一听则明。全文有理有据,事实道理俱全,不得不让人信服。

  在这一方面,李世熊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奇崛。“其为文,沉深峭刻,奥博离奇,悲愤之音,称其所遇。”具体表现在其作品中就是想象奇特、丰富,具有雄大的气势充满怪奇的想象。试看他的《熊茂松使君读书堂》:

  巨灵咆哮破苍封,六丁驱石走崆峒。平地仙掌摩青空,金精削出玉芙蓉。

  上有浮图千尺干穹窿,下有松风卷海云茙茙。晚日倒射赤玲珑,石壁欲摧惊栖鸿。

  吁嗟,九鲤湖在南,武夷山在东。神仙窟宅渺何许,白玉仙人何为于此巢云松。

  中有洞门深且崇,恍惚似与紫烟通。石坛丹灶今尘封,吹笙一去入无穷。

  华阳别馆谁房栊,当时倡和徐与宗。二子词华称巨工,昔日亭台草茸茸。

  使君携酒坐客从,就中有客气如虹。睥睨直上排冥濛,手扪摩崖字半蒙。

  古人陈迹空豪雄,胡为乎万事如转蓬,碧海风尘徒匆匆?与君尽美酒,浇此磊块胸。

  安得华阳洞中觅仙迹,手把赤珠骑白龙!(《汀州府志·艺文》)

  使君读书堂,在汀州霹雳岩,为明代汀州知府徐中行所建,又名“华阳别馆”。此诗开篇即气势恢弘,意境阔大。前半部分采用白描手法,写了霹雳岩的由来、地理位置和读书堂的环境。“巨灵咆哮破苍封,六丁驱石走崆峒。平地仙掌摩青空,金精削出玉芙蓉”,这两句中四个动词“破、驱、摩、削”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有力地写出了使君读书堂的形成,突出了整个读书堂的豪雄气概,这一派雄浑壮观之景,表露出诗人对使君读书堂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诗中关于巨灵、仙掌、金精、玲珑等的想象,无不怪奇,出人预料。后半部分有描写有议论,一句“古人陈迹空豪雄,胡为乎万事如转蓬,碧海风尘徒匆匆”,道出诗人的真实心境,有时光匆逝、万事空蓬、物是人非之感。就算是一首简短的诗,也不例外。他的《圃珖岩》只有四句:

  拔宅诸仙弃旧窝,掷抛琼玉似星罗。堕云偃蹇眠秋壑,崩浪崔巍蹙怒鼍。奇鬼森来如欲搏,璧人双峙恨无多。幽篁独立思公子,自采兰蘅带女萝。

  这首七言绝句有严整的格律,押韵严格,想象丰富。诸仙抛弃旧窝,扔掷琼玉,堕云眠,崩浪蹙,这些形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幅神奇美丽的图景,给人留下不少想象的空间。而诗的后半部分突然转向“奇鬼”、互相对峙的“璧人”、“幽篁”等冷意象,有猝不及防之感。此亦可谓奇之所在哉?

  李世熊的《嘲九龙》则古奥深涩,乍看让人难以理解。“崖郁确兮水激诡,奔雷舞蛟奚为尔?尔奚不浩汗洞洪洗日唤月生,奚不澹天圮地淘汰星河澄万滓……”全诗不仅字词比较复杂、读起来拗口,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更是让人匪夷所思。《清诗纪事初编》卷二曾这样评价李世熊:诗以险拔自矜,不折声调。

  另一方面,李世熊攫取唐宋派“书写性灵”的特点,多写散文,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既写出了自己的真实心境,表明了心志,又缓和了自己幽居山林的孤闷,于自然山水中找寻到了生命的真谛。显而易见的是,其诗篇不少就是直接以地方为名,直截了当地点出了自己的写作对象。如《石巢》、《紫金山》、《天影山》、《圃珖岩》、《瑞华岩》等。“世熊积垒块胸中,每放浪山水,以写其牢骚不平之慨”,心中的不平,满腹的牢骚都不自觉地随笔墨喷洒出来。

  风格多变见真情

  李世熊诗歌创作具有自己的特点,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尤其明显。

  他的散文奇丽深沉、俯仰多变、长于议论,较多地具有先秦诸子散文扬厉好辩的特点。其《里老论》夹叙夹议,就是最好的例子。黎士弘《前征君泉上李先生墓表》评论李世熊“先生文奇杰凄丽,长于推测情变,层见叠出”。

  李世熊的文章不仅具有韩愈文章古奥艰深的一面,也具有陶渊明诗歌明丽冲淡的自然之风。例如他的《石巢》:

  故面还幽壑,被萝谒大云。泉言砭耳痼,风发濯林氛。

  不拾烟霞粕,重删冰雪文。探奇如味酒,气调别馨氲。

  石巢,是诗人经常读书的地方,诗的首联颔联写出这里环境清幽,气候宜人。颈联道出了诗人所做之事便是删改文章,而尾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在书山里猎奇比作品味美酒,越品越香醇,别是一番风味。诗篇语言平易自然,毫不矫饰,于简单中道出真理,于朴实中见出淡远。

  世人皆知陶渊明乃一隐士,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心寻找神往的桃花源。熟不知明末清初文人李世熊也有此情结。其诗《紫金山》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有异曲同工之处:

  山围人鸟路,孤筇迷出入。树石放奇情,分坛势相逼。石或化为树,树或化为石。石池澄寒波,落落松阴直。冥茫息峰顶,崎岖憩幽室。耳目及心神,丧之而后得。山深庵宇尊,诸佛现真魄。梵声肃以放,物理自来格。我心山灼见,山性我微获。

  山、鸟、树、石等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透露出诗人还归山林,摆脱尘网,洗尽世俗铅华后超然平淡的心境。清新恬淡的景物白描后面,是诗人“我心山灼见,山性我微获”山我相通,山我合一的真我心灵世界。此情此景,不正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若合一契么?

  另外,李世熊作品还带有屈原诗歌浪漫豪放的色彩。比如他的《天影山》,整首诗以“站得高,看得远”的视角,围绕“天影”展开想象,给人胸怀宽广,旷达洒脱之感。而《美女峰》二首则表现出他婉转多情的一面。美女峰的美,是那么让人心醉:

  寒倚青霄玉数枝,媥姗却立望来迟。云衣霞佩风将谑,黛笑岚啼雨可期。

  翠袖萧条依草木,褰裳深浅娣蓬池。前山幸尔为骑驿,致语江郎婚媾宜。

  欲将诸女伴江郎,女岸郎崖颇颉颃。万里烟霞通缟紵,两山孤峭拟鸿光。

  前身痴筑多情垒,浩劫难灰小字香。为笑汉家贪绝丽,不知投老此柔乡。

  “云衣霞佩”“黛笑岚啼”“翠袖”“褰裳”,山峰如一位高贵脱俗的美女,风姿绰约,温婉多情。江山如此多娇,触发了李世熊心中多少柔情。

  综上所述,李世熊文章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奇崛艰深,其二是浪漫奔放,其三则为婉丽多情。且此三种风格有时各自为阵,有时交相融合,给人捉摸不透之感。彭士望所作《寒支初集》序也形象地指出了他文章的风格多变:吾三复元仲之文,其变有三,而之于一瞬。始而视之,则之之于奋:若立乎广壤,而长雷四野;若伏乎深溪,而瀑而下注……是其若万仞之石,坠于冲渊,崖击蹬硉,众响一激动,与洪波纷辨而沓至,而已闷如,而已恨如,汜然而若有所不应,汨然而若顺如也。

  从李世熊的人生遭际中,不难探究他文章风格多变的原因。他深处敏感而风云瞬变的动荡年代,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拥有满腔济世之志却无力回天;屡试科举却报国无门。“志与时违,才为势格”,正是他生不逢时,时运不齐的写照。他心中有怨,故“愤而不得以遽泄,泄而不可以一御矣”。恁是那自然山水田园生活如何荡涤,都未能完全摆脱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的纠缠。

  余荫披后世

  李世熊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他的气节上。他不慕虚名,不畏权势,屡次拒绝“出山”。他曾在《答汀州李太守书》说道:“人趋炎而某守贱,人走利而某守贫,人逐市朝,而某卧穷壑,人附权势而某侣缁衲。”出于淤泥而浑然不染,可见其忠贞耿介。

  李世熊对先朝的眷恋,对新朝的不满排斥,为明朝遗民开了先河,树立了榜样。他喜欢结实有志之士,曾与“宁都三魏”为友,和刘坊结为忘年交,与黎士弘、彭士望等的友谊也很深厚。在隐居的四十多年里,他们相识相知,互通书信。共同的操守,共同的文学追求让他们走在了一起。李世熊的弟子黎士弘始终都很推崇业师的人格,对其无比的尊敬和爱戴。李世熊逝世后,黎士弘作《前征君泉上李先生墓表》,极力突出赞颂了李世熊的才学,以及决不偷生求活的气节。

  他的金兰契刘坊,更是在各方面都与他有着相同之处。刘坊在拜访李世熊时曾作《宁化访李元仲奉赠》从文章和节操方面给予李世熊很高的评价。他自己也坚守着绝不事清的遗民思想,带着国恨家仇只身浪迹天涯。天可怜见,刘坊死时得以葬于世熊墓旁。一对文友相游于九泉之下,岂不幸运乎?

  《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认为“元仲镂错见长,澄滤不足”。《晚清簃诗汇》卷一八云:诗“亦戛戛独造。间效长吉,尤与遗民谢皋羽相近”。世熊在明代的声名并不显著,但他对清代闽西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宁化文人李世熊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作家群,促成了清代客家地区文化的繁荣。

  结语

  1686年,李世熊离开了人世。当此之时,乡人争相厚殓他,建立了墓碑,保存了他的故居——但月庵。人们对这位品骨卓绝,德高望重的贤人的敬慕,化作对他深刻浓烈的纪念。300多年来,宁化人民一直记惦着他,1943年泉上镇曾一度更名为元仲乡。后由于文革,其墓和庵都毁于一旦。1987年,人们记起了这位被历史淡忘的贤人,为他重修了墓,建立新的墓碑,碑上刻着:大明遗民九世祖李公世熊之墓。

  如今,在李世熊的家乡宁化县泉上镇,两处建有“李氏宗祠”, 那里记录着他的过去,承载着他的现在,藉此,他的文章将保存久远,他的事迹将流芳百世,他的精神将永放光芒。▲

© 2023 古诗文吧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