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身披如仙衣道服式的大髦,看屋中麝香的烟缕荡漾。愁绪随着新月变成满月而不断增长,既锁在眉间,也锁在心上。
雪花斜落,扑打着门帘,偶有几片飞进暖阁飘落在红色的地毯上。心里还想念着春天的花香,所以能忍受这一时半刻的严寒。
注释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麝烟:焚麝香发出的烟。
缑(gōu)笙(shēng)氅(chǎng):犹如仙衣道服式的大髦。用王子乔于缑山乘鹤成仙的典故。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奉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岭。’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的典故。
六花:即雪花,雪花六瓣,故名。
地衣:地毯。
暖香:春天的花香。
一晌:指很短的时间。▲
这首《清平乐》写于康熙十七年(1678),当时,他的爱妻卢氏正好去世一年。深情的词人为自己的亡妻写下这首满怀离情之作。
这首词亦是悼亡之作,似与《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词境相类。首句“麝烟深漾”,写麝香熏香在屋子里袅袅回荡,为全词铺下朦胧凄迷的氛围。“人拥缑笙氅”,此处,词人用“缑笙氅”,显然并非点明富贵身份,而是借指丧服。
“新恨暗随新月长,不辨眉尖心上。”眉尖心上,范仲淹《御街行》词云:“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区避。”李清照《一剪梅》词也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此篇融入前人愁语,化作“不辨眉尖心上”,又接于“新恨暗随新月长”句后,表明其愁情不止,愁怀无限。
“六花斜扑疏帘,地衣红锦轻沾。”过片转写雪花飞舞之景。“六花”即雪花,因为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因此常以六花指代雪花。雪花随风而飘,斜扑在稀疏的窗帘;偶有几片雪花轻飘入暖阁,沾在地毯上。雪花,地衣,斜扑,轻沾,意象和动作都是一派轻盈灵动之貌,词人刚刚还愁情似海,此刻内心却倏然愉悦起来。
“记取暖香如梦,耐他一晌寒岩。”词人的思绪陷入美好的回忆当中,因此看见眼前的雪花飞舞,不仅不觉得寒冷,反而还觉得翩翩轻灵。然而一旦从回忆中抽身而出,种种温情转瞬间便消失不再,词人便觉得“一晌寒岩”都无法忍受。这样,眼前之景与还能记取的梦中情形成极大的落差,遂使悲愁不绝。
纳兰与小山词风形神俱似,历来为世人称道,仿佛他二人心意横跨千年自有灵犀。小山曾作《长相思》,不知相思是何人,自问自答“若是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纳兰更是不敢奢望相见,凭旧日暖香耐一晌严寒。“梦难成,恨难平”,幽人亦难入梦。即使入梦后又如何呢?纳兰与妻子早已是生死两茫茫,多少年过去,也只道“纵使相逢应不识”。看新月渐长,月圆情难圆,离别苦多,“一生心事在书题”。▲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