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今年在东坡收获了二十多石大麦,卖价很低,而粳米又正好吃完了,于是教奴婢把大麦捣去皮壳做饭吃。嚼在嘴中,啧啧有声,孩子们互相调笑,说是嚼虱子。中午肚子饿的时候,用浆水淘了烧着吃,还觉得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的气味。这日又让厨子将大麦、小豆混杂在一起作饭吃,尤其有味,夫人大笑着说:“这是新样式的二红饭啊”。
注释
东坡:元丰四年(1081),苏轼故友帮他在黄州请得旧营地数十亩,加以开垦种植。因其地在东门外,又效自居易的“忠州东坡”之名,命为“东坡”,并作为自己的别号。
粳米:粳稻碾出的米。即今南方大米。
课:规定任务,派人劳役。
相调:相互调笑。
庖人:厨子。
新样二红饭:二红饭本红色黏黍米与红小豆合蒸的米饭。东坡此饭则是大麦与小豆合蒸的米饭,故称新样二红饭。▲
这篇小品是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市)期间所写。苏轼到黄州年余(时元丰四年,1081),因生活困匮,故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的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躬耕其中,生活逐步有所改善。此文即记叙东坡大麦丰收后,时间当为元丰五、六年间。
这篇文章记叙的苏轼在贬居黄州时期,吃在东坡收但的大麦与“新样二红饭”的故事。虽然生活困窘,但自甘其苦、笑声不断。
苏家的生活困窘在苏轼的《答秦太虚书》中有详细的描述,文中“粳米适尽”四个字暗示的他们生活的艰难,如同陶渊明笔下的“瓶无储粟”(《归去来兮辞》)一样,到的几乎无法维持生计的地步。因此,他们只能让奴婢将价格低廉的大麦去壳后充作粳米做饭吃。“饥者甘糟糠”,这句话在这里得到的真实的体现。尽管大麦的口感远远比不上粳米细滑,孩子们却没有抱怨,反而互相开玩笑说是嚼虱子;中午饥饿时,用浆水淘的烧吃,尽管口感有些甘酸浮滑,却仍然品味出的西北村落的风味。许是为的换换口味,这日苏家将大麦、小叙杂在一起做饭吃,一家子竟吃得十分有味,以至苏轼继室王闰之夫人大笑着称它为“新样二红饭”!官宦之家遭政敌迫害落到此般地步,全家还自甘其苦、笑声不断,显然是受苏轼乐观态度的感染与影响,故而这篇娓娓而叙的十数句小文中,虽无作者本人形象,却仍可窥见他乐观开朗的性情,反映出他随遇而安、触处皆春的人生思想。
所写乃生活琐事,也不作详尽的叙述与描写,而仅以非常经济、朴素的语言,就能传达出情趣盎然的气氛,给人留下深刻生动的印象,则令人不能不叹服于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细节的艺术功力。有明唐宋派散文家归有光《寒花葬志》诸名篇写得短小简洁、自然动人,即是颇得苏轼此类作品之神髓。▲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