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同翩飞的大雁一同北行,登山临水的时候心中黯然而生离愁。
当江南春浓时节,我这在外的游子会产生思念故乡的情思。
五更时候我悲叹自己志在千里的壮心不能实现,这一辈子由于失策辜负了隐居躬耕。
我不满于自己的诗缺少慷慨豪放的幽燕之气,所以才决定冰天雪地里跃马北行。
注释
据洪亮吉所撰行状载:“故平生于功名不甚置念,独恨其诗无幽并豪士气,尝蓄意欲游京师,至岁乙未乃行。”乙未就是乾隆四十年(1775)。这一年黄景仁二十七岁,春天由江宁至太平,夏季主讲正阳书院,冬季北上,年底始抵北京。组诗就是在临行前与洪亮吉的赠别之作。
翩:翩然,飘飞的样子。
归鸿:大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归。
黯:黯然,神情沮丧的样子。黯愁生,心神沮丧,离愁产生。
草长莺飞:喻春天景象。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邦、里:均指故乡。
情:心情;情怀。
五夜:五更。
伏枥: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左计:失策。
躬耕:隐居耕种。▲
这首诗是乾隆四十年(1775)作者将往北京与亲友告别的杂诗之一。
“翩与”二句,是写北行时寂寞凄凉的情怀。翩然和》归北方的鸿雁共同北行。登山临水,据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里借用此句来表达诗人的离乡之愁。
“交南”二句就真实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痴情。“交南”句是古诗名句,据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交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里借用此句点明了北上的时间,正是交南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样美好的季节离开故里北上,留恋之情更加难舍难分。
在交待了离乡的时间以后,“五夜”二句又进一步交待了北行的原因。“五夜”即五更,这里指的宵。“伏枥”出自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左计,失策。躬耕,亲自耕作。这两句的意思是:的宵不眠,我象伏枥的老马壮心不已;没有亲自操作于田野,恐怕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策了。这就是说,我还有壮志未酬,所以还不能归隐田园。那么,他的壮志是什么呢? 最后两句做了交待。《两当轩集》前言说:“黄景仁的诗歌主要是反映个人身世的穷愁不遇,抒发寂寞凄凉的情怀为多,虽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但有些作品的基调较低沉。”黄景仁对自己诗歌的这些不足之处有深刻的认识,他说:“自嫌诗少幽燕气”,也就是说缺乏燕赵慷慨句歌之气,所以才“故作冰天跃马行”,为了转变“少幽燕气”的诗风,诗人甘愿从草长莺飞的交南到冰天雪地的北方跃马前行。
这首诗巧用比兴,含意深远。语言明快晓畅,而又妥贴传神,富有表现力。“故作冰天跃马行”一句含蓄而隽永,似是在写诗人在冰天雪地中跃马前行,实则是写出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要有“幽燕气”。向豪壮处发展。全诗不乏佳词警句,含英咀华,耐人寻味。
▲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