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冬至夜酒醒

李覯李覯 〔宋代〕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晨出去逢人饮,沉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丙戌送春有作

吴芾吴芾 〔宋代〕

三月三十日,春去人尽惜。
我独惜春多,欲留春不得。
忆昨仕行都,亦屡逢春色。
王事多鞅掌,常苦无暇隙。
担上看桃李,负春长叹息。
每欲早归田,恨不生羽翼。
及至今得归,亦复少欢适。
平生无室庐,方且事工役。
老妻病累年,年来觉转剧。
百事总关心,十日九不怿。
把酒对东风,一春能几夕。
因念梦幻躯,处世不满百。
今日六十三,已是桑榆迫。
纵使到七十,能得几年客。
幸春有旧好,一笑常莫逆。
今既舍我归,动是经年隔。
聊复倒离樽,与春话胸臆。
我方葺园亭,随分足泉石。
准拟共东君,著此几两屐。
丁宁春早回,莫使常相忆。
今宵已拼醉,坐待东方白。
明旦各分飞,断肠芳草碧。

丙戌人日与内侄汪景渊同饮于宜晚二首

陈著陈著 〔宋代〕

忆昔儿嬉祖母旁,如今甲子一周强。
尽窗三世亲亲话,分付儿孙此意长。

丙戌人日与内侄汪景渊同饮于宜晚二首

陈著陈著 〔宋代〕

危世相逢三载閒,春风杯酒此时难。
双溪不是无风月,世味何如菜芋盘。

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北风阁雨去不下,惊沙苍茫乱昏晓。
传闻城外八九里,雹大如拳死飞鸟。

与致明对榻

刘子翚刘子翚 〔宋代〕

胜会尝连榻,还欣与子同。
一灯寒夜永,残梦雨声中。
道旧惊身老,谈玄了性空。
卜邻今有约,泉石兴何穷。

与胡经仲、陈朋元游照山堂,梅数百株盛开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九陌缁尘满客襟,钱塘门外有园林。
胡床住处梅无限,酒旆垂边柳未深。
晴日暖风千里目,残山剩水一人心。
元方伯始皆吾党,邂逅清游直万金。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苏轼苏轼 〔宋代〕

陂湖欲尽山为界,始见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溅裙,余欢濯足波生隘。
长松搀天龙起立,苍藤倒谷云崩坏。
仰穿蒙密得清旷,一览震泽吁可怪。
谁云四万八千顷,渺渺东尽日所晒。
归途十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
嗟予少小慕真隐,白发青衫天所械。
忽逢佳士与名山,何异枯杨便马疥。
君犹鸾鹤偶飘堕,六翮如云岂长铩。
不将新句纪兹游,恐负山中清净债。

与章子厚书

苏轼苏轼 〔宋代〕

  轼顿首再拜子厚参政谏议执事。去岁吴兴,谓当再获接奉,不意仓卒就逮,遂以至今。即日,不审台候何似?

  轼自得罪以来,不敢复与人事,虽骨肉至亲,未肯有一字往来。忽蒙赐书,存问甚厚,忧爱深切,感叹不可言也。恭闻拜命与议大政,士无贤不肖,所共庆快。然轼始见公长安,则语相识,云:“子厚奇伟绝世,自是一代异人。至于功名将相,乃其余事。”方是时,应轼者皆怃然。今日不独为足下喜朝之得人,亦自喜其言之不妄也。

  轼所以得罪,其过恶未易以一二数也。平时惟子厚与子由极口见戒,反覆甚苦,而轼强狠自用,不以为然。及在囹圄中,追悔无路,谓必死矣。不意圣主宽大,复遣视息人间,若不改者,轼真非人也。来书所云:“若痛自追悔往咎,清时终不以一眚见废。”此乃有才之人,朝廷所惜。如轼正复洗濯瑕垢,刻磨朽钝,亦当安所施用,但深自感悔,一日百省,庶几天地之仁,不念旧恶,使保首领,以从先大夫于九原足矣。轼昔年粗亦受知于圣主,使少循理安分,岂有今日。追思所犯,真无义理,与病狂之人蹈河入海者无异。方其病作,不自觉知,亦穷命所迫,似有物使。及至狂定之日,但有惭耳。而公乃疑其再犯,岂有此理哉?然异时相识,但过相称誉,以成吾过,一旦有患难,无复有相哀者。惟子厚平居遗我以药石,及困急又有以收恤之,真与世俗异矣。

  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见寓僧舍,布衣蔬食,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

  初到,一见太守,自余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会见无期,临纸惘然。冀千万以时为国自重。

和程秀才望五老峰

彭汝砺彭汝砺 〔宋代〕

忆步灵芝望翠峦,扁舟今入望中山。沾濡晓雾仙衣湿,点缀春苔鹤发班。

幽谷静闻寒布落,重崖晴见暮云还。世途正为声荣困,谁伴苍颜老此间。

读程秀才诗

陆游陆游 〔宋代〕

程子晚相得,居然一坐倾。
新诗欲飞动,病眼未开明。
英妙非凡质,衰迟畏後生。
吾徒可相贺,五字有长城。

与程德林

彭汝砺彭汝砺 〔宋代〕

俊骨风标固逸伦,况闻才术巧安民。寻常恨不亲高谊,邂逅相逢即古人。

议论耻拘时俗态,笑歌惟取性情真。从今便作忘形契,安得相从席上珍。

送程德林赴真州

苏轼苏轼 〔宋代〕

君为县令元丰中,吏贪功利以病农。
君欲言之路无従,移书谏臣以自通,(谏臣,蹇受之也。
)元丰天子为改容。
我时匹马江西东,问之逆旅言颇同。
老人爱君如刘宠,小儿敬君如鲁恭。
尔来明目达四聪,收拾驵骏冀北空。
君为赤令有古风,政声直入明光宫。
天厩如海养群龙,并收其子岂不公,(君之子祁举制策,文学行义,为时所称。
)白沙何必烦此翁。

与章子厚书

苏轼苏轼 〔宋代〕

  子厚参政谏议执事。春初辱书,寻递中裁谢,不审得达否?比日机务之暇,起居万福。轼蒙恩如昨,顾以罪废之余,人所鄙恶,虽公不见弃,亦不欲频通姓名。今兹复陈区区,诚义有不可已者。

  轼在徐州日,闻沂州丞县界有贼何九郎者,谋欲劫利国监,又有阚温、秦平者,皆猾贼,往来沂、兖间。欲使人缉捕,无可使者。闻沂州葛墟村有程棐者,家富,有心胆。其弟岳,坐与李逢往还,配桂州牢城。棐虽小人,而笃于兄弟,常欲为岳洗雪而无由。窃意其人可使。因令本州支使孟易呼至郡,喻使自效,以刷门户垢污,苟有成绩,当为奏乞放免其弟。棐愿尽力,因出帖付与。不逾月,轼移湖州,棐相送出境,云:“公更留两月,棐必有以自效,今已去,奈何!”

  轼语棐:“但尽力,不可以轼去而废也。苟有所获,当速以相报,不以远近所在,仍为奏乞如前约也。”是岁七月二十七日,棐使人至湖州见报,云:“已告捕获妖贼郭先生等。”及得徐州孔目官以下状申告捕妖贼事,如棐言不谬。轼方欲为具始末奏陈,棐所以尽力者,为其弟也,乞勘会其弟岳所犯,如只是与李逢往还,本不与其谋者,乞赐放免,以劝有功。草具未上,而轼就逮赴诏狱。遂不果发。

  今者,棐又遣人至黄州见报,云:郭先生等皆已鞫治得实,行法久矣,蒙恩授殿直;且录其告捕始末以相示。原棐之意所以孜孜于轼者,凡为其弟以曩言见望也,轼固不可以复有言矣。然独念愚夫小人,以一言感发,犹能奋身不顾,以遂其言。而轼乃以罪废之故,不为一言以负其初心,独不愧乎?且其弟岳,亦豪健绝人者也。徐、沂间人,鸷勇如棐、岳类甚众。若不收拾驱使令捕贼,即作贼耳。谓宜因事劝奖,使皆歆艳捕告之利,惩创为盗之祸,庶几少变其俗。今棐必在京师参班,公可自以意召问其始末,特为一言放免其弟岳,或与一名目牙校、镇将之类,付京东监司驱使缉捕,其才用当复过于棐也。此事至微末,公执政大臣,岂复治此。但棐于轼,本非所部吏民,而能自效者,以轼为不食言也。今既不可言于朝廷,又不一言于公,是终不言矣。以此愧于心不能自己,可否在公,独愿秘其事,毋使轼重得罪也。

  徐州南北襟要,自昔用武之地,而利国监去州七十里,土豪百余家,金帛山积,三十六冶器械所产,而兵卫微寡,不幸有猾贼十许人,一呼其间,吏兵皆弃而走耳,散其金帛,以啸召无赖乌合之众,可一日得也。轼在郡时,常令三十六冶,每户点集冶夫数十人,持却刃枪,每月两衙于知监之庭,以示有备而已。此地盖常为京东豪猾之所拟,公所宜知。因程棐事,辄复及之。秋冷,伏冀为国自重。

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

晃冲之晃冲之 〔宋代〕

石似浣纱石,江如濯锦江。
征帆向何处,云雾晦蓬窗。

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

晃冲之晃冲之 〔宋代〕

江阔雁不到,山深猿自迷。
传闻杜陵老,只在瀼东西。

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

晃冲之晃冲之 〔宋代〕

楚山全控蜀,汉水增吞吴。
老眼知佳处,曾看八境图。

与神智师话别

释道潜释道潜 〔宋代〕

昔我年始壮,托身灵鹫峰。主人大导师,鼓舞扬真风。

四方依绛帐,杂遝象与龙。嗟余于此时,已识大士踪。

纷纷论议场,头角出群雄。如何三十载,慧刃藏其锋。

端居肄业地,了不为世通。迩独念西湖,聿来将谁从。

情随山水远,兴与鱼鸟同。平生方外姿,自在如冥鸿。

明朝复回首,飘洒一孤篷。

赵丞话旧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忆作齐安别,相逢直到今。
寒温片时话,故旧百年心。
折柳送行客,栽松遇赏音。
尊前强歌笑,两鬓雪霜深。

别莆阳史君林宗丞二首

林亦之林亦之 〔宋代〕

扶羸十日候行期,瓜叶初生荷满池。
别袖难禁须进酒,离情未足更题诗。
飞鸾渡口还家后,老鼠梯前到阙时。
士论民谣如缴日,甘泉直上岂容迟。

别莆阳史君林宗丞二首

林亦之林亦之 〔宋代〕

下笔翩翩如史君,年过五十始朱轮。
蜀山久托无家客,滕国曾为负耒人。
脱印忽闻过我里,攀辕尤更甚州民。
乍晴乍雨黄梅道,好听泥封下紫宸。

送田承君隐大留山

邹浩邹浩 〔宋代〕

田郎风节薄清旻,耻踏冥冥车马尘。远业不应忘魏阙,高人聊喜得东邻。

鹿门隐去曾携子,绵上归来亦侍亲。早晚云飞雨天下,勒移何愧北山神。

和过田承君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寺古专宜僻,居深自作幽。
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
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
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

与田承君宗丞话旧

释道潜释道潜 〔宋代〕

赤日下西谷,松门敛馀晖。萧萧征马鸣,客子来者谁。

故人田子方,六月并州归。崎岖千里道,问子来何为。

君命不俟驾,讵敢辞炎曦。禅庭梵呗歇,软语同逶迤。

梧桐挂凉月,清润含裳衣。人生实萍梗,同附一渺瀰。

惊风或暂先,波定还相依。昔我在南兖,识君英妙时。

轩轩勇气节,凛凛如熊罴。声名固已早,时命殊淹迟。

今兹向魏阙,骥足将腾夷。圣君隆至治,谏诤求瑕玼。

尝闻至人语,子可补拾遗。一言开尧聪,四海风俗移。

无为外重失,蹇谔当自持。赠言古者事,吾岂忘前规。

与王漕乞张右史集二首 其二

周紫芝周紫芝 〔宋代〕

张绪风流士,文昌古淡诗。发扬知有助,埋没竟多时。

公已勤雠校,神应作护持。何当遗珠玉,璀璨满书帏。

与王漕乞张右史集二首 其一

周紫芝周紫芝 〔宋代〕

文采推前辈,儿童识姓名。日边张右史,江左谢宣城。

自恨空飘泊,无由见老成。著书如可得,尚足慰生平。

与王敏仲八首·其四

苏轼苏轼 〔宋代〕

  某再启。示喻津遣孤孀,救药病疠,政无急于此者矣。非敏仲莫能行之,幸甚!广州商旅所聚,疾疫作,客先僵仆,因薰染居者,事与杭相类。莫可擘划一病院,要须有岁入课利供之,乃长久之利,试留意。来喻以此等,各仕宦快意目前,美哉此言,谁肯然者。循州周守,治状过人,议论可听,想蒙顾盼也。

与王敏仲八首·其二

苏轼苏轼 〔宋代〕

  某启。得郡既谢,即不敢久留,故人事百不周。方欲奉启告别,遽辱惠问,且审起居佳胜,宠喻过实,深荷奖借。旦夕遂行,益远,万万以时自重。不宣。

与王敏仲八首·其一

苏轼苏轼 〔宋代〕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庶几延陵季子赢博之义,父既可施之子,子独不可施之父乎?生不挈家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此外燕坐寂照而已。所云途中邂逅,意谓不如其已,所欲言者,岂有过此者乎?故覼缕此纸,以代面别。

与王敏仲八首·其三

苏轼苏轼 〔宋代〕

  罗浮山道士邓守安,字道立。山野拙讷,然道行过人,广、惠间敬爱之,好为勤身济物之事。尝与某言,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

  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下何由得。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下耳。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绳,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余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然须于循州置少良田,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又须于广州城中置少房钱,可以日掠二百,以备抽换之费。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葺,则一城贫富同饮甘凉,其利便不在言也。自有广州以来,以此为患,若人户知有此作,其欣愿可知。喜舍之心,料非复塔庙之比矣。然非道士至诚不欺,精力勤干,不能成也。敏仲见访及物之事,敢以此献,直望仙尔,世间贪爱无丝毫也,可以无疑。从来帅漕诸公,亦多请与语。某喜公济物之意,故详以告,可否更在熟筹,慎勿令人知出于不肖也。

形式
© 2023 古诗文吧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