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满天的乌云遮蔽了太阳,阵阵清风吹起我的衣襟。
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
那些在外奔波、孤苦无依的人,苦于徭役而未卜归期;
启程的时候严霜冻结,如今归来,白露已晞。
游子忧叹于《黍离》的诗篇,隐者歌唱着《式微》的哀吟;
面对嘉宾,岂能失去慷慨的姿容,凄然伤怀,把我的悲怆隐忍于心。
注释
微阴:浓黑的云。
翳:遮蔽。
阳景:太阳光。
渌水:清澈的水。
薄:靠近。
客行士:出门在外奔波的人,指征夫。
徭役:在远地服役。
晞:晒干。
游者:指征夫。黍离:《诗经》篇名,中有“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进迟缓,忧心不安貌)”等句。这里借《黍离》来寓出门在外,心怀忧怨之意。《式微》寓家人盼其早归之意。
慷慨句:谓“游者”思归不得,“处者”劝归却不能使之归,都只好各自面对嘉宾感慨伤悲。
内:心中。▲
此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兹从《文选》。诗人因自感怀,发为浩叹。
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自,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已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境、“处者境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王风·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喻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间蕴,正如唐人王昌岭《从军行》叹当时边关征戍不断时所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境由秦汉联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处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诗人悲天悯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
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自会。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暗境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警,意象暗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境鸟“薄境静动映衬,在诗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凑泊、了无痕迹的境界。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自,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已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潜境、“薄境二字,最见作者炼字、炼意的用心。“潜境字属平声闭口韵,声音轻细,切合表现游鱼安然不惊的神态;“薄境字属入声,声音短促而有力,状翔鸟高暗蓝天的快意,神采顿见,其“暗暗摩苍天境的气势,如在眼前。这两个动词的妙用,充分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及其精湛准确的艺术表现力,堪称“诗眼境。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与尔后“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境两句,平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已仗工整自然,暗合了律诗粘已、已仗的规则,不但见出这位才思敏锐,才华富赡的诗人在斟音酌句上的努力,和他已提高诗歌艺术表现力的贡献,同时也透露出中国古典诗歌由古体向新体、近体诗演进的讯息。▲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