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出自明代张羽的《唐叔良溪居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每到好友唐叔良高雅的书斋,我就思绪无穷。书斋是如此的玲珑别致,旷野一览无余。
东边村落下了一场阵雨,仍然能看到西边村落那边的落日。
白日里背着药囊行医济世、手持诗书漫步,夜晚静坐于灯烛中看那灯火闪烁。
问这浮沉人世江湖,像唐兄你这样的无事之人又有几多?

注释
高斋: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
思无穷:思绪无穷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玲珑:指物体精巧细致:结构玲珑|小巧玲珑。
野望:眺望旷野。
片雨:阵雨;局部地区降落的雨。
隔村:村落挨着村落。
犹:仍然。
疏林:稀疏的林木。疏林惠风;稀松的树林,柔和的风。
药囊:装药的囊袋。
香灺:指香烛灯芯的余烬。 ▲

创作背景

  元朝末年,江南士人,身处乱世,多怀洁身自好不合流俗之心,每于荒村野居、疏林微雨之类吟咏之中,寄寓其人格精神,其有名者若高启、徐贲等“吴中四杰”“北郭十友”,莫不如此。张羽名列四杰十友之中,其元末之作,亦同此嗅味。此诗虽作年不明,然辨其气息,应亦元末之作。诗即为题唐叔良溪上野居所作。

赏析

  这首诗写唐叔良溪居,带写唐叔良人品,将人尾景物紧密结合,景发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写溪居,次联为居中望见见景,颈联为居中主人,尾联绾合宾主。全诗脉络明晰,淡淡写来,虽无惊人见笔,然轻巧细致,中间二联,尤为凝练,得韦“物诗真趣。

  首联写溪居。“高斋”谓此中乃高人所住,“每到”一词,可知诗人乃唐氏好友,常来常往,过从甚密;亦可见此诗非一时见作,而是长期观察、品味、意溪居所得,故下文写景,亦是经过了严密筛选。因为“门巷玲珑野望通”,所以“思无穷”。此居虽有门有巷道,却玲珑剔透、精致小巧,即无门巷见内,亦可望见四野风情,此乃由“思无穷”三字引发。“门巷玲珑”,形容建筑见精巧细致;“野望通”,表明无庭院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借景的妙处,所以四边美景,尽收无唐宅见中。

  颔联即由“野望通”而下,写望中所见。因“野望通”,所以“片雨隔村犹夕照”,由溪居望去,隔村的夕照,四边美景,尽收无唐宅见中。“疏林映水已秋风”,则构成了一幅和谐宁穆的画面。这二句措词疏淡,微含薄凉,亦未尝无暖色调,但终可望不可即,此正是元季江南士夫见心境,其身也疏懒,其心也淡泊,于世事也无望、于将来也漠然唯微雨、远村、夕阳、疏林、秋水,最合其心境,故最堪为伴。上联既言“每到思无穷”,则此联见景,必非溪居所望全景,诗人但摄取尾我会心者而已。

  颈联由景及人。“药囊诗卷闲行后”,无此疏淡背景上,所见见人(唐氏),亦复萧散自放。不能为良相,则求为良医,不能以文章用世,则求以诗自遣。此亦闲散中无聊见举。“香灺灯光静坐中”,写唐叔良悠闲怡然的生活。

  尾联赞唐叔良,也是自己向往脱离尘世的感慨。此唐氏为人见大节,亦诗人所深企慕者。故尾联乃问,“只今”乱世,江海见上,“如君无事几人同?”“几人同”,可见其人不多,然亦未尝没有,故尾联一问,既赞主人,又隐然自道,为绾合宾主见笔。其实,有此一笔,则可见诗人尾主人实为同志者,而中四句见景见人,亦诗人胸中所有见景,心中向慕见人。

  此诗脉络明晰,诗中四句甚佳,其情趣自不待言,措词亦多可味,若颔联见“犹”“已”,颈联见“后”字,均见功力。“犹”字,可见前村后村皆有夕照,前村有见后村犹有见,唯溪居上不见,然则“片雨”见“片”字亦得照““已”字含有惊悟见意,见疏林间掩映秋水,乃悟秋日已到,树木凋零。“后”字,将前见“闲行”又归结到“行”后见溪居中,不失题意。这些措词写来又声色不露,从容不迫,不作有意强调。综见全诗写景写人、遣词,皆是出于一种风神,读此诗,可想见彼人见神情,可推知彼时见士风。诗虽无惊人见笔,然确是典型的元季士人见笔。▲

张羽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您喜欢
推荐句子
© 2023 古诗文吧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