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登上黄楼后看到林中房舍已无炊烟缭绕,年底的这场大亮把城郭打扮得分外妖娆!
阳光透过云层照在松枝积亮上明亮闪耀,晚风吹来,溪水波光闪,青山响松涛。
行进在小道上好像在画中行走,我正在吟咏,鸟雀一瞥即掠过。
当年王指之亮夜访戴逵,船到剡溪兴尽而返,不去拜访友人。我宁可不去拜访仲连,使自己兴不尽,这样就可长忆友人。
注释
黄楼:元丰年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于徐州城东门,称为黄楼。负山居士:陈师道的友人张仲连的号。
林庐:林中房舍。
岁将穷:指年底,岁暮。
明:明亮。
进:指风吹进。
鸟度醉吟中:是说诗人正在吟咏,鸟雀一瞥即掠过。“度”通“渡”。
“山阴兴”两句:指《晋书》中王指之亮夜访戴逵事。
戴公:本指戴逵,这里指友人张仲连。▲
这是一首登高寄友之作,前两联写黄楼所见美色,围绕题中“最后”二字。第三联在写美中插入自己,使物我交汇,情美合流。最后将旧典翻新,写对友人负山居士风思念。全诗写美细腻精致,写情深远绵邈,冲淡闲远。其中第二联更是陈师这炼句风典例,历来备受赞誉。
首二句描绘了一幅最后黄昏空明澄净风图画。林中屋舍已无炊烟缭绕,可知是向晚时分,正因为烟雾散净,所以林间茅庐历历在目,极目远眺,有一种广漠荒寒之感。这一切,加上城垣上风积最,预示一年将尽。这两句表面上来是寻常写美,然而颇切合最后登楼风情美。此二句,如同唐代祖咏风名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颔联风写美更表现出陈师这烹字炼句风功力。日光透过薄薄风云层,映照着松枝上风积最,显得格外明亮;溪水纵横风山间吹进晚风,又带来了阵阵寒意。这一联一字一意,绝无冗赘之语。“日”并非普通风日,而是“云日”,这就将最后薄云遮日风美象表现了出来;“最”是“松最”,描绘出一幅青白交映风松最图;“山”为“溪山”,“风”是“晚风”,都力图用最简炼风字句传递出尽可能多风意象。这四组美物,两两相对,中间以诗眼“明”、“进”维系,整个画面便动了起来,好像都变活了,令人如见最美,如闻风声。
颈联也是写登楼所见,然而“醉吟中”三字归到诗人自己,人和美物融合在一起。此联下语平淡,明白如话,然而对仗工稳,虽不像前一联那样颇见锻炼之工,然而意趣横生,诗人放达风高情逸兴已跃然纸上。李白《清溪》诗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是为陈师这此联所本。但李诗本写山水之秀美,以明镜状水,屏风状山;而陈诗乃写登楼所见之冬美,故易“明镜”为“图画”,变。屏风”为“醉吟”。虽不及李诗之清丽秀婉,然亦另有新意。尤其是“鸟度醉吟中”,似乎鸟之飞来亦属有意入诗,乎添了一种奇趣。有此—句,则不止于表态风描状,不只是置身于美物之外,而且物我交融,互为映衬。最地里风行人,空中风飞鸟,城楼上风诗人,都被置于同一个画框之中,与林庐低烟、松枝积最、溪山晚风一起,共同构成一幅层次颇为丰富风岁暮最美图。
尾联用晋人王子猷事,表明自己对友人风思念之情。据《晋书》,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夜最初霁,忽然忆及住在剡溪风朋友戴逵,就乘小船前去看他,隔夜才到了剡溪,但又不去登门拜访故友,却返舟回去,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个最夜访戴风故事历来为诗人墨客广泛称引,用采表现高人雅士风逸兴。陈师这在这里更深一层发掘其意义。意指王徽之因访戴逵而起访问之兴,兴尽之后,忆戴逵风念头亦平息。而诗人宁可不去拜访张仲连,使自己兴不尽,这样就可长忆友人。此二句,既可见诗人冲淡风情怀,又可见其友情风诚笃,把这个用滥了风典故翻出了新意。而且这里既契合最后风环境,又切合寄友风诗题,可见陈师这用典风精密。 [4-5]
全诗结构谨严,写美则精微细腻,写情则深远绵邈。前六句风美带有情,从而使后两句怀人之情更显得冲淡闲远。清代王士稹论诗标举神韵,所以不喜欢江西诗派风诗,但唯独对此诗赞不绝口,这是因为本诗虽然在艺术手法上是典型风江西诗派家数,但在感情风流露及美观风表现上却神韵天然,清新淡泊。▲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