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
注释
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彘(zhì):猪.
适:到……去
特:只.
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而:则,就.
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烹(pēng):杀.
女:通“汝”,你,你们。
反:通“返”,返回。
止:制止。
曾参:孔子的学生,也叫曾子
特与婴儿戏耳:耳:罢了。
婴儿:小孩子
有知:懂事
曾子之妻之市:之,到
其子随之而泣:之,她,代曾子之妻
妻止之曰:之,他,曾子
今子欺之:之,他,代曾子之子
顾反:回来。反:通“返”,返回。
子:孩子,子女(注意不是特指儿子)
耳:罢了。▲
一、通假字
女
女通汝,你;如“女还”。
反
反通返,返回;如“顾反为女杀彘”。
二、古今异义
适
古义:往,到;如“妻适市来”。
今义:适合。
特
古义:只是;如“特与婴儿戏耳”。
今义:特别,特殊。
学者
古义:学习的人;如“待父母而学者也”。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成教
古义:完成教导,教好;如“非所以成教也”。
今义:“成人教育”的简称。
三、一词多义
还
⑴huán,动词,回去;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⑵huán,动词,交还;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⑶xuán动词,通“旋“,回转,掉转;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顾
⑴动词,回来;如“顾反为女杀彘“。
⑵动词,看;如“顾野有麦场“。(《狼》)
⑶动词,拜访;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止
⑴动词,制止,阻止;如“妻止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⑵副词,同“只“,只有;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欺
⑴动词,欺骗;如“今子欺之“。
⑵动词,欺负;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子
⑴名词,儿子,女儿,泛指孩子;如“子而不信其母“。“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⑵代词,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今子欺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教
⑴动词,教育;如“是教子欺也“。
⑵动词,使,让 ;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信
⑴动词,相信;如“子而不信其母“。“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⑵形容词,诚实;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成
⑴动词,实现,完成;如“非所以成教也“。
⑵动词,成为,形成;如“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狼》)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⑴“待父母而学者也“中的判断主语“婴儿“省略,“待父母而学者“是判断谓语,“也“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婴儿)是向父母学习的啊“。
⑵“是教子欺也“中的“是“是判断主语,“教子欺“是判断谓语,“也“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2、省略句
⑴省略主语
①“顾反为女杀彘“之前省略主语“我“,代曾子的妻子,即“(我)顾反为女杀彘“;该分句可译为“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②“特与婴儿戏耳“之前省略主语“我“,代曾子的妻子,即“(我)特与婴儿戏耳“;该分句可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⑵省略宾语
①“婴儿非与戏也“之中,介词“与“之后省略宾语“之“,代“婴儿“,即“婴儿非与(之)戏也“;该分句可译为“孩子不能欺骗啊“。
②“是教子欺也“之中,动词“欺“后面省略宾语“之“,代别人,即“是教子欺(之)也“;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⑶省略介词
“妻适市来“之中,谓语动词“适“后面省略介词“于“,表示“适“的处所,即“妻适(于)市来“;该分句可译为“妻子从集市回来“。▲
曾参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诚实守信,不能说了做不到和说谎。
教育子女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到他人信任。以后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后果,要为以后着想。以后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不能信口雌黄。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